上海写字楼宏汇国际广场2014年7月启动垃圾分类工作

东方网记者柏可林7月2日报道:一幢写字楼里,聚集着几十甚至上百家租户企业,几百甚至几千名员工,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不容小觑。物业作为写字楼的“大管家”,被赋予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的义务。但是,这个“管家”不好当:租户“不听话”怎么办?成本增加了怎么办?7月2日,东方网记者来到宏汇国际广场,听听物业的心声。

 这么做:提前5年启动垃圾分类,2道关口保障分类规范

  位于徐汇区的宏汇国际广场,于2014年7月启动垃圾分类工作,是徐汇区第一个执行垃圾分类的办公大楼和示范点。

  宏汇国际广场是一家5A级写字楼,近10万平米的大楼里,有近100家公司。记者观察到,上班族大部分是年轻人。走进一楼大堂,靠近B栋处设有垃圾分类背景墙和手牌,可供白领们拍照留念。北广场和大堂前台设有有害垃圾桶。在各楼层货梯厅,设有“可回收物、湿垃圾、干垃圾”三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,一天清运2次,由保洁员送往垃圾厢房。

  记者发现,湿垃圾桶的体积明显小于另外几类。“因为我们楼内有员工餐厅,大部分人在餐厅里吃饭,办公区域产生的湿垃圾量较少。”大楼物业戴德梁行房地产咨询(上海)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曹斌告诉记者:“自带午饭或者叫外卖的白领,可以把食物残余倾倒在湿垃圾桶内,然后将餐盒、废纸巾、一次性餐具投掷入干垃圾桶内。”

  宏汇国际广场平均每天产生干垃圾23桶,湿垃圾3桶。“我们采取二次分类的方式,第一道关就是在楼层设施对应的垃圾桶,由租户分类投放,并由保洁员进行初步分类。第二道关在垃圾厢房,由分拣员进行再次细分。”曹斌介绍。

  干垃圾、湿垃圾交由环卫公司处理,有害垃圾交由有资质的公司处置,可回收物则联系回收商收取。曹斌告诉记者:“每年的可回收物款项,我们都会用于偏远山区助学慈善活动。”

 难在哪:成本涨在看不见的地方,租户配合有好有坏

  作为以服务为主的市场型企业,物业方在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,既不能太操之过急,也不能太笃笃悠悠。要把握好各种尺度,需要物业人员下大功夫。

  “我们是幸运的,大部分入驻租户积极配合,有的大企业注重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,甚至将分类绩效列入员工考核。”曹斌说:“不过,要在短期内改变所有人的思维和行为仍有一定困难,遇到一些困难和瓶颈也是难免的。”如果租户没有分类,物业会调取楼层监控,主动帮忙纠正。若该租户再犯,就让其自行纠正。屡教不改者,物业将上门做垃圾分类培训。“这种情况是比较少的,不过我们确实在考虑,未来或将在租赁合同里加入生活垃圾分类的条款。”曹斌透露。

  外界对物业有一种印象,认为租户源头做好垃圾分类,减轻了物业的成本,物业“赚了”。对于这种说法,曹斌直摇头,说物业成本其实涨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:“我们原先的垃圾桶,颜色不符合现行法规,需要重新采购。每个楼层3个桶,总共20层楼,分为A、B两栋,这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”

  在前期开展的垃圾分类推进工作中,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进行宣导教育。“增加人员分拣、制作印刷品等等,都增加了人力物力成本。”从今年6月1日起,宏汇国际广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垃圾分类倡导月,每周三中午在大堂开展环保活动。除了环保小游戏之外,物业也回到各家租户拜访,发放文宣品,并给有需求的租户发放相应垃圾桶,倡导垃圾分类。大堂电视机屏幕滚动播出垃圾分类动画,展示架上的垃圾分类手册供大家取阅学习。

  虽然成本增加了,但曹斌坚定地认为,要把垃圾分类普及化,这些投入必不可少。

怎么办:垃圾分类管理费纳入物业费,物业可挖掘增值服务

  垃圾分类是一件系统工作,物业企业是其中的一个功能性环节。根据《关于做好物业管理区域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的通知》,物业企业的相关职责被进一步细化:第一是垃圾分类投放容器的设置;第二是投放点到垃圾收运交付点必须分类驳运;第三是对居民垃圾分类投放进行宣传、指导、劝诫的职责。

  曹斌向记者介绍,物业分为酬金制和包干制两种,后者自负盈亏,对生活垃圾分类带来的成本上涨很敏感。他建议,包干制物业不妨考虑探索垃圾分类方面的增值业务,“一方面,可以打通垃圾分类服务及其他增值服务,提高租户满意度;另一方面,还可以与专业的垃圾处理企业达成合作,向对方直接提供分类打包完毕的可回收物,从而获取相应的劳务收入,或按一定比获得垃圾分类资源化或减量化所得的收益。”

  物业服务成本增加怎么办?市房管部门也送上了一颗定心丸。在6月28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,市房屋管理局副局长张立新表示,结合正在推进的物业服务价格评估试点工作,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纳入物业服务收费标准的测算范围,为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有关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工作提供支撑。

拓展阅读:  徐汇写字楼      宏汇国际广场  

评论

免费
咨询

免费咨询

4001-519-819

8万+套精品房源

100+人专业顾问

早9:00-晚21:00

关注“百楼通”

返回顶部